新疆金丝玉网

新疆金丝玉,戈壁美瑰宝
搜索
★出售新疆金丝玉网整站★12年玉石老站,金丝玉行业最具有影响力
查看: 17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阶段还不适宜推广广义上的金丝玉玉饰品产出

[复制链接]

277

主题

13

精华

27

金丝玉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792

管理员活跃会员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认证会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0:19: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新疆金丝玉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文章转自天山漂泊的博客,如有侵权,请告知,谢谢!

  自从金丝玉地方标准出台以后,形形色色的金丝玉玉饰品就开始充斥着市场的角角落落。


  因为地方标准规定——只要是产自新疆境内的,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石英岩质玉均称之为新疆金丝玉,这就给概念上的金丝玉打上了N多的不确定性。既给正宗金丝玉带来无穷地麻烦,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费者的甄别难度。



  因为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原石,已经不仅仅只局限在新疆产出了,更不会只局限在主产地准格尔盆地周边所涵盖的新疆三地区(克拉玛依市所辖乌尔禾区、塔城地区所辖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阿勒泰地区所辖福海、北屯重镇、布尔津、吉木乃以及富蕴县等地),而是任何一个省份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会有各种的产出。

  单纯地只从成分含量上来鉴定,已经远远超出了新疆金丝玉所涵盖的范围。按地方标准理论来说,新疆金丝玉应该更名为中国金丝玉,或是国际金丝玉更为恰当一点。



  大家在经过近几年的把玩和见识以后,对金丝玉主产地都有了一定的概念性认识。但相对于泱泱十几亿的群体而言,认识的充其量也就是九牛一毛。

  也正是基于这一标准上的文字游戏,使得本来就不怎么健康的珠宝玉饰品市场,更是如鱼得水。各种高仿、优化以及加色、注胶等金丝玉玉饰品玲琅满目。不但对正版A货金丝玉饰品起不到促进作用,相反却对赝品B货或是B+C货金丝玉玉饰品大行其道,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新疆金丝玉不同于新疆和田玉,新疆金丝玉只是近两年才逐渐步入前台的新兴玉种,而新疆和田玉则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

  新疆金丝玉虽然从目前来看,裸露在戈壁荒野之上的地表料已经十分稀少了,但在主产地的地表以下不足几十公分的浅表层,还蕴藏着足够的储量。

  新疆和田玉则正好相反,虽然在未知的河床底下仍会有一定的产出,但终因过于透支的产出和对环境的破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现在要想再进一步产出已经十分困难。



  新疆金丝玉之所以不适宜于现阶段就推广广义上的金丝玉,原因就在于金丝玉很年轻,而且年轻到她还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她不认识别人也就算了,关键是很多人都不认识她。如果这个市场健康也就算了,大家还可以得过且过,但现实却是令人生畏。

  试问,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金丝玉),还没学会走,就开始飞黄腾达滴上天入地,你会怎么看。要叫我说:这就是找死的节奏。

  新疆和田玉则不同,一方面新疆和田玉已经枯竭殆尽,就算是让你放开往死里挖,你又能产出多少。另一方面新疆“和田玉”已不在是简单意义上产地定义,新疆“和田玉”已经成为了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含量玉饰品的代名词。换句话说:新疆“和田玉”现在已经升级为一个“品牌”的象征。

  无论是产自内地青海、贵州还是国外的俄罗斯、新西兰、美国或是加拿大等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玉饰品,现在鉴定机构所出具的证书均称之为“和田玉”。



  另外一点就是现阶段之所以不适宜于将新疆金丝玉广义化推广,也是因为金丝玉所独有的冷暖双色调集一身所带来的易高仿弊端所决定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件新生事物总是会走一些弯路。但我们也不能以牺牲大部分消费者的权益作为代价,来推广尚不成熟的广义金丝玉概念。因为产地伤不起,正版A货伤不起,广大的消费者更伤不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新疆金丝玉,戈壁美瑰宝!新疆金丝玉网- www.jinsiyu.com,致力于推广、宣传新疆金丝玉!金丝玉爱好者交流交易安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网站帮助|商务合作|联系方式|投递稿件|手机版|小黑屋|新疆金丝玉网 ( 鲁ICP备19053904号 )

新疆金丝玉行业唯一门户网站 - www.jinsiyu.com - 致力于新疆戈壁金丝玉推广与宣传,为金丝玉商家与爱好者建设优质安全的交流交易平台!

QQ:820500516   微信:jinsiyushi   E-mail:820500516@qq.com

运营:新疆金丝玉网 © 2009-2023    合作:克拉玛依金丝玉文化促进会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999test.cn

GMT+8, 2025-2-6 06:49

 

QQ|关于我们|网站帮助|商务合作|联系方式|投递稿件|手机版|小黑屋|新疆金丝玉网 ( 鲁ICP备19053904号

GMT+8, 2025-2-6 06: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Designed by 999test.cn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